「學拳容易改拳難」,武術招式在技術、技巧、細微結構上區別顯著,但結構外型大體相似,在初學動作時,易忽略細節,要領也不易掌握,如不注意即時糾正,積習日久,一旦錯誤姿勢形成,再糾正就要花很大的力氣。 ...
練武術不是只有練基本功與動作而已。 強身健體、保護防身都只是技術與外在的表現。 ...
「4/22 武術養生之腸道保健」 感謝唐師父今天分享了幾招養生功法。 原來一個簡單的站樁,光是腳尖的擺向就有這麼多學問跟道理,還與人體的呼吸、用力息息相關。 ...
在練習彈踢腿(註1)之前,先藉由踢輪胎的方式做為學習引導,以利在正式學習彈踢時能夠有更好的動作掌握及發揮。 踢輪胎的練習好處在於: 1. 踝關節繃腳的體驗。 2. 腳背力頂輪胎的用力感受。 3. 單腳站立平衡感的練習。 4. 雙腿互換時的腳步輕靈及平衡穩定。 - (註1:彈踢腿是屈身性腿法,其動作要領在於最後的繃腿,且要求力達腳背。) ...
電影裡藏的武術
一人做事,真能一人擔? / The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dependent.
4月 20, 2018 《哪吒鬧海》的情節中,哪吒為了不讓父親為難(註1),一心拯救無辜的百姓們,挺身而出:「我一人做事一人當。」拿刀割了自己的肉,剔了自己的骨頭來息龍王的怒氣。 ...
「未曾學藝先學禮,未曾習武先習德」 功夫的高低是專業程度的表現,禮儀則是一個人的修養。 一個專業的人只能說明他在做事上有一定的品質,但是一個懂禮儀的人說明了他在待人處事上都能夠恰到好處。 能力能夠帶來機會,但長久的成功需要品德的保證。 ...
八仙步型創編系列,這系列是以「男、女、老、少、貧、富、貴、賤」,做為八仙創編的主軸,與武術步型做相結合,將中華文化經典神話內容融合在一起重新詮釋。 ...
「一寸長,一寸強;一寸短,一寸險;一寸小,一寸巧」 在長短器械的對搏中,雙方距離較遠時,長器械的一方容易擊中對方;距離較近時,持短器械者易於變換招法,長兵器失去優勢還被逼得手腳施展不開。長有長的好,短有短的優,各擅勝場。 ...
從小,我對武術就不陌生,家裡隨處都可以看到各式樣的兵器。 打開床頭櫃放的不是棉被枕頭,而是刀劍,在床底下的是槍棍;牆上掛的書法,寫著武諺「外練手眼身法步,內練精神氣力功」;還有間書房收藏的是各種武林拳譜、武術相關書籍。 ...
掄臂是身法的入門練習,在我們的武術課程裡視為重要的內容之一。 ...
東廠公公賈精忠告訴玄武:「當別人看到你成功的光芒後,就會忘記你手段的黑暗。」 真的會忘記嗎?我想留下更多的是避而遠之的防衛念頭吧。 ...
學武術還要背詩詞歌賦,這次帶小朋友們背易經的《八卦取象歌》。 文化氣息是需要時間的累積,多了文化的潤養,不管在任何領域都能突顯出個人的獨特價值。 ...
八仙步型創編系列,這系列是以「男、女、老、少、貧、富、貴、賤」,做為八仙創編的主軸,與武術步型做相結合,將中華文化經典神話內容融合在一起重新詮釋。 ...
「坐如鐘,立如松,行如風,臥如弓」 俗話說:「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」。行走坐臥的姿勢能夠反應一個人的內在和修養氣質,正確的姿勢對提高武術技能和健身都有好處。 ...
「避風如避箭,把外套穿起來。」即使暖身活動覺得不方便,教練仍然要求穿著。 ...
國小學童還在生長階段,無法負擔太大的力量訓練,容易影響正常發育,甚至造成長骨彎曲。因此,在武術課程的設計上不採用傳統的站樁訓練,也不適合兒童好動的心性。 在教學上建議多採半玩半練的方式引導,也做為培養一門興趣為目標。 訓練上多以小數量、快速度、多間歇的方法,以符合該年齡生理發展的需求。 ...
「人人都有一把刀,終於連我都有一把了。」 - 《斷刀客》 「大家都這樣,我也要。」這在心理學上稱為「從眾效應」(註1),我們常看到許多人愛跟風排隊,就是指這麼一回事。 ...
八仙步型創編系列,這系列是以「男、女、老、少、貧、富、貴、賤」,做為八仙創編的主軸,與武術步型做相結合,將中華文化經典神話內容融合在一起重新詮釋。 ...
「一日練一日功,一日不練十日空」 你相信有所謂的天才嗎? 曾經有位籃球球評表示小沃爾特‧雷‧艾倫(Walter Ray Allen, Jr.; Ray Gun)天生就有投籃手感,也就是有投三分球的天分。艾倫不表同意。(註1) ...
在武術家庭,小時候常會幻想各種武術器械都隱藏著不同的能力,光是拿在手上就覺得正有種能量傳遞給我,一種力量就從心中生了出來,連眼神都變得自信起來,這下子什麼事都難不倒我了!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