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拳打低點,不過肩。動作幫你調了要記得,不要一直錯誤的練習。」 最近常指導幾位練武許久的孩子,發現學習問題普遍出在動作不按規範,型架要求不嚴謹,囫圇吞棗的學了一堆武術套路,卻打不成個樣。 ...
#上課日期:12月18日 學期結束,孩子們在武術中到底得到了什麼? 不急,多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。 成長與學習這事情,從來就沒有速成。 ...
八仙步型創編系列,這系列是以「男、女、老、少、貧、富、貴、賤」,做為八仙創編的主軸,與武術步型做相結合,將中華文化經典神話內容融合在一起重新詮釋。 ...
#上課日期:12月5日 孩子在長大後會成為怎樣的一個人呢? *小時候曾有的感動會變成身體和精神的一部分,一點一滴成為一個人的「性格」。 ...
#比賽現場 整個比賽場地,都是你的舞台。 今天這裡就是你的主場,你就是這場子的主角。 你想怎麼演、想怎麼表現、你說了算,我們在背後支持你,為你呼聲吶喊。 ...
#上課日期:11月5日 孩子其實就是個小大人,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思考、決定,是形塑個性的重要時期。 經過1個多月的練習,多少可以看出每個孩子學習能力的不同。這沒有好與壞,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節奏、方法、路徑,只要走在正確的路上,都可以學得很好。 ...
...
#比賽現場 一說到比賽,你馬上想到的是什麼? 「輸贏勝負!」「你得第幾名?」 是的,求勝心很重要,但不執著。 勝負是一時的,在今日的比賽場上除了輸贏外,你還獲得了什麼? ...
#上課日期:10月31日 每一次的教學,我都要求要有所不同。有別於傳統武術的教學模式。 為什麼? 每堂課都有不同的學生,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,必須要針對每個孩子的狀況去做教學調整。 ...
#上課日期:9月19日 剛開始學武術,我們不建議馬上就開始技術性的指導,比起鍛鍊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的興趣,擺脫乏味式的傳統練習。 樂在其中,學得更快更好! ...
#上課日期:9月18日 普遍對武術學習的印象都是,「沒有個幾十年是練不成絕世武功的」,我認為拿時間當結論是畫錯重點。不管是新手上路還是成為一代宗師,其實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-「進步」。 ...
國小生練習武術一年時間。 看看他自信滿滿的展現一招一式,對自己絲毫沒有任何懷疑,這不正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向他看齊的能力! ...
「千百樂運動」是用柔軟的刀劍來像劍鬥般對決,兒童也能安全地盡情體驗,國內外愛好者超過40萬人,分布在世界65個國家與地區。 競賽日期:12月7日~12月11日 競賽地點:日本東京(詳細地址待主辦單位公告) 報名截止:10月底 訓練期間:9月~11月(星期一、星期三) 訓練時間:19:00~20:30 訓練地點:臺灣體育運動大學 訓練內容:小太刀動作演練、小太刀單人對抗 訓練營報名截止日期:9月1日 備註: 1. 訓練費用包含國際段級認證費、競賽報名費、正式競賽器械與競賽服裝提供。 2. 11月選手選拔,選拔通過者可代表台灣中華台北參加日本競賽資格。 3. 日本出國費用5天4夜,粗估約4萬元。 ...
上課敬禮 靜坐與暖身 拉筋與踢腿 站樁與基本動作 午餐 - 健身廚房(低GI料理) 午休 易經學習 & 文化影片欣賞(通史) 武術遊戲化教學 ...
「行家一落眼,便知深和淺」 行家看旁人練武,一眼就可以判斷這人武功程度。其實主要是看練武者手眼身法步是否合乎規矩,步法是否穩固,膽識氣勁是否充足。武藝佳者,其眼神必足,身腰必靈,腳步必固。 ...
如何提高步法呢?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控制重心的移動。 我們身體的移動,首先是移動重心,只有重心先移動了,身體的其他部位才能平衡的移動,否則就會摔倒了。 要想步法靈活、連貫,需要做好三件事,即熟練的移動、準確的起動和恰到好處的回動。 ...
「鼫鼠五能,不如烏賊一技」 鼫鼠(註1)能「飛、緣、泅、走、藏」;但牠飛不上屋頂,上不到樹梢,游不過小水溝,跑不過人,藏不住身。名義上是學會了五種本領,用起來卻一樣也不中用。這怎能說牠有本領呢? ...
...
「拳為武藝之源,功為百藝之基」 拳術是武藝的基礎,拳成之後,其他武藝無不從此而生。古人的這些知識,無論從實踐,還是學習和練習的角度來看,都是正確的。如今的練武者仍須遵循。學練武術的順序為:入門先學基本功,打好基礎練拳術,學好拳術學器械,然後才是學對攻。 ...
「好勝之心不可有,取勝之心不可無」 這句話應該先理解「好勝心」與「取勝心」的差異。 「好勝心」多指蠻橫無理地逞強霸道,這種想法當然不應該有。而「取勝心」是指在合情合理的基礎上去爭取勝利的思想。 ...
龍門客棧裡,一群來者不善的東廠一夥,團團圍住禁軍教頭周淮安(梁家輝 飾)與俠女邱莫言(林青霞 飾),拔張劍弩,一陣無聲中,周淮安突然仰天長嘯一聲:「來,為這個沒名沒姓的年頭乾一杯。」 ...
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 中國武術內容豐富,門派繁多,在世界武術中是非常少見的。據統計,中國目前有「歷史清楚,脈絡有序,風格獨特,自成體系」的拳種約300多個。 各門武術都有自己的技擊特點及訓練方式,所以在學習時最好有老師指點。而師父教的是理論和技能,個人的領悟、實踐和發揮,別人是幫不上忙的。 ...
掄臂是身法的入門練習,在我們的武術課程裡視為重要的內容之一。它能夠有效的提升身法、腰活、重心轉移、動作延伸、手法等多項武術動作技巧,對於初學武術者能夠快速掌握武術技術。 掄臂的練習方式普遍都只有標準版的雙臂前掄與後掄的原地練習。我們在現有的學習基礎上不斷地延伸,搭配各種不同的步法設計創編出4種難度變化。 能夠完成這5種掄臂的動作內容,幾乎在武術運動規律上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掌喔。 不管步法如何的改變,掄臂都必須把握動作重點: 1. 立圓(動作成一直線) 2. 延伸(動作盡量展開) 3. 腰轉(重心轉移) ...
彈踢(註1)腳背要繃直,上次分享過可以嘗試用踢輪胎來做繃腳的引導。 接著,可以繼續練習彈踢的提膝屈伸,將目標物置於略為膝高的位置,靠近目標物提膝繃腳尖撞擊,體驗彈踢前段動作的用力感受,幫助更快的掌握屈伸性腿法技巧。 (註1:彈踢腿是屈伸性腿法,其動作要領在於最後的繃腿,且要求力達腳背。) ...
聰明伶俐的小女孩,國小低年級初學沒多久就有模有樣。 演起武來可愛又有氣勢! 演練套路:八式拳一路(型架) 演練者:李藏 (李芊翊) ...
「學拳容易改拳難」,武術招式在技術、技巧、細微結構上區別顯著,但結構外型大體相似,在初學動作時,易忽略細節,要領也不易掌握,如不注意即時糾正,積習日久,一旦錯誤姿勢形成,再糾正就要花很大的力氣。 ...
練武術不是只有練基本功與動作而已。 強身健體、保護防身都只是技術與外在的表現。 ...
「4/22 武術養生之腸道保健」 感謝唐師父今天分享了幾招養生功法。 原來一個簡單的站樁,光是腳尖的擺向就有這麼多學問跟道理,還與人體的呼吸、用力息息相關。 ...
在練習彈踢腿(註1)之前,先藉由踢輪胎的方式做為學習引導,以利在正式學習彈踢時能夠有更好的動作掌握及發揮。 踢輪胎的練習好處在於: 1. 踝關節繃腳的體驗。 2. 腳背力頂輪胎的用力感受。 3. 單腳站立平衡感的練習。 4. 雙腿互換時的腳步輕靈及平衡穩定。 - (註1:彈踢腿是屈身性腿法,其動作要領在於最後的繃腿,且要求力達腳背。) ...
電影裡藏的武術
一人做事,真能一人擔? / The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dependent.
4月 20, 2018 《哪吒鬧海》的情節中,哪吒為了不讓父親為難(註1),一心拯救無辜的百姓們,挺身而出:「我一人做事一人當。」拿刀割了自己的肉,剔了自己的骨頭來息龍王的怒氣。 ...
「未曾學藝先學禮,未曾習武先習德」 功夫的高低是專業程度的表現,禮儀則是一個人的修養。 一個專業的人只能說明他在做事上有一定的品質,但是一個懂禮儀的人說明了他在待人處事上都能夠恰到好處。 能力能夠帶來機會,但長久的成功需要品德的保證。 ...
八仙步型創編系列,這系列是以「男、女、老、少、貧、富、貴、賤」,做為八仙創編的主軸,與武術步型做相結合,將中華文化經典神話內容融合在一起重新詮釋。 ...
「一寸長,一寸強;一寸短,一寸險;一寸小,一寸巧」 在長短器械的對搏中,雙方距離較遠時,長器械的一方容易擊中對方;距離較近時,持短器械者易於變換招法,長兵器失去優勢還被逼得手腳施展不開。長有長的好,短有短的優,各擅勝場。 ...
從小,我對武術就不陌生,家裡隨處都可以看到各式樣的兵器。 打開床頭櫃放的不是棉被枕頭,而是刀劍,在床底下的是槍棍;牆上掛的書法,寫著武諺「外練手眼身法步,內練精神氣力功」;還有間書房收藏的是各種武林拳譜、武術相關書籍。 ...
掄臂是身法的入門練習,在我們的武術課程裡視為重要的內容之一。 ...
東廠公公賈精忠告訴玄武:「當別人看到你成功的光芒後,就會忘記你手段的黑暗。」 真的會忘記嗎?我想留下更多的是避而遠之的防衛念頭吧。 ...
學武術還要背詩詞歌賦,這次帶小朋友們背易經的《八卦取象歌》。 文化氣息是需要時間的累積,多了文化的潤養,不管在任何領域都能突顯出個人的獨特價值。 ...
八仙步型創編系列,這系列是以「男、女、老、少、貧、富、貴、賤」,做為八仙創編的主軸,與武術步型做相結合,將中華文化經典神話內容融合在一起重新詮釋。 ...